网友问题:4 K6 c7 e1 J' A; i* G4 E
; n. k6 W) V; k' Q" H {公文写作中,文章谋篇布局怎样做到详略得当?; b) i0 A l) A; d& D" W
+ I3 Q4 K) P7 @- B老秘观点:
* s2 b8 X, x$ W" r1 Z$ n2 }) K8 O1 q$ `0 c8 y( s2 R
这个问题也是制作提纲时就要充分考虑的。所谓“详略得当”,就是对文章题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哪些方面详写,哪些方面略写,该详写的就写得具体一些,甚至不惜战胜大量篇幅;该略写的就写得简单一些,或者干脆一笔带过,点到即止。详细得当的好处是,使文章有轻有重,有主有次,疏密有致,重点突出,同时还节约篇幅。反之,如果将题材进行平均分配,各个层次的内容齐头并重,就必然淹没重点,使篇幅拉得很长。那么,“详”与“略”应怎样把握呢?
- x( m6 u# m& M- b/ N* ?, }& |+ a. ^( v4 s/ b
——重点的部分要详写,非重点的部分可略写。如一篇讲话涉及两个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如果主政工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反fubai斗争、弘扬务实作风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则予以详写,其他工作可略写。, s- I+ ^5 y9 g
F; D0 G6 H7 f3 p% E& m; n" \——听众不太熟悉的东西要详写,熟悉的东西可略写。如资本运营、加入WTO等新名词、新知识,在听众接触不多、知之不深甚至完全陌生的情况下,就要讲得具体、明白一些;而听众所熟悉的知识和道理,就不必多花笔墨。比如有些讲话稿到现在还在那里一遍又一遍地大谈特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实这里边的道理大家早就懂得了,关键是怎么发展的问题,这样写就没有必要了。; e# w+ R f+ Q! |
' {- b5 \3 u3 ~1 U! I——新任务、新要求要详写,强调过多次的工作可略写。比如农村税费改革、县乡机构改革,过去没有讲过,而这两项工作又很重要、政策性很强,所以要尽可能交代得清楚一些;经常在抓的常规性工作,强调一下就可以了,不必展开讲。7 V1 U @7 g& e3 M# z" ]
; A H" u3 X. g7 L&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