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公文不是自我吹嘘和标榜,而是真实工作的写照。真实的公文不是为了形式的美观而凑字数、搞排比。真实的公文也不是宣扬“祖国山河一片红”,只看到美好,而忽视了瑕疵。. M7 t% o7 S- A+ C
3 [/ f; f2 R9 a! y+ ~8 `& ~- E 太多的公文满篇充斥着成绩和特色,太多的公文为了突出政绩而公开撒谎,太多的公文就是在玩弄文字游戏而蒙蔽读者的眼睛。可这么多形式的包装和文字的捉弄却堂而皇之地在大会上宣讲,在报刊上登录,在评比中获奖,在检查中受到好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风气呢?& c- i- |+ x. B6 m; x# X. ?( f
8 I% Y" ] t& g g9 J4 K, k
读了不少公文,也装模作样的写了不少公文,但能让自己满意的还是平白的叙述,扎实的措施,深入的反思总结,切实的效果,而不是对仗和比喻,更不是特色和成绩,也不是获奖和优秀。很多时候,我们都陷入了一种怪圈中去,那就是凡是坏得工作一点都不要提,凡是一般的工作一定要想方设法说成好的,凡是好的工作更要绞尽脑汁地吹嘘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绩,让领导满意,让群众喜欢,让社会支持。
6 D3 S2 e4 f/ k2 r
; z! E0 z" e/ P: u( @7 I) I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矛盾总会被掩盖,不足总会被淡化,成绩总会被突出,一年一个台阶发展的太快,跨越式发展也许不会是梦想。可谁知道这样的粉饰太平、突出政绩的假象到底能够维持多久呢?最经不起的就是群众的推敲了,也许还有时间的考验也承受不起。6 d" }' e/ V. E* X) p+ q$ I% J
9 d# S2 d3 c* q7 Q 坚持扬弃,改变虚假是不是真的那么难呢?我的观点就是,实事求是的写,实事求是的总结,有问题要说出来,有成绩也不必夸大。最切实的、最管用的、最有价值的公文也许是最深入思考的公文,最引发思考的公文,最值得借鉴的公文,也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公文。6 |) d9 d8 Y6 i* E" G8 ]" M2 f
# J% S" Y+ e* v2 D, D# }" Q 我们可以剥除那华丽的外表,但切不可抛弃那真实的内心。我们可以忽视那些微不足道的成绩,却不能忘记那最值得总结的问题。我们可以围绕中心大谈工作的开展,切不可无中生有的造出特色和品牌。
9 G! H, i* v1 S. Y/ o+ w" F4 L
E+ ~, X' M' g 虚假,永远经不起考验。
- D0 W; n5 y4 e$ h
7 d" ?" }- e5 Y: x, W 假的,永远也不会成为真的。2 M& }, ~+ ^) ^5 S
9 K2 H8 a+ {# Q* S6 p1 N6 T
哪怕是,当时的那一点点自私自利做作祟。# C& [ q) k% f8 k. W-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