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Y* h& _7 Z0 c
3 c5 T' d9 Z0 `. I7 h! [% I% Z1 z( R
在一些机关和单位,有的人“会来事”。所谓“会来事”,并不是干工作上的正事、做业务上的实事,而是使尽浑身解数攀领导、拉关系、捞资本,说穿了,是谋人不谋事。3 J" ~3 f' u: C8 L2 \
* H# S/ E7 C: X$ Z1 c6 I' s
“谋人”与“谋事”,一字之差,却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念。“谋事”出于公心,谋的是事业发展、公共利益;“谋人”常出于私心,谋的是官帽权位、一己私利。
& ?/ b L: ^) C( p7 }9 b: l6 G: A9 J8 S4 |! X$ @4 m
现实中,不乏这样的对比。一些“会来事”的干部,懒于做事、善于作势,自己不干事,却“音量”不小。而那些埋头苦干的干部,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成天想的是问题难题,顾不上人情世故。5 z" w0 Y, J4 c5 J
' n2 \' K! k8 D3 X
“会来事”在一些地方大行其道,说明“谋人不谋事”的歪风还相当有市场。在一些人看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见效慢、周期长,更何况干事有风险,即便干成了也未必有人知道。“谋人”则不同,八面玲珑、忙于应酬,“做得好不如说得好,说得好不如拍得好”,往往一本万利、事半功倍。
) j; h8 o5 t5 [5 u# t' }0 k Y) O! B X0 `
如果任由“谋人不谋事”盛行蔓延,拉关系之风就会趁势而起,荒废了责任田、伤害了事业心。一些人的思想认识也会发生蜕变,认为“谋人者治人,谋事者治于人”,干事不如讨巧、“谋人”才是王道。更有甚者,自己不干事,对干事的人却妒火中烧,“茶碗一端,说话无边;香烟一点,专说人短”,不当运动员,只当裁判员,只吹哨不上场,涣散了工作的斗志,污染了务实的风气,破坏了健康的政治生态。' N; F1 V2 H5 F/ V# b; d' ]
# ~( q7 z7 P3 O. p/ H8 t9 X 古人云,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谋人”固然能获得一时之利,长期来看必然“心劳日拙”。因为不干事,自然虚谈废务、能力不足;因为拉关系,不免心浮气躁、患得患失,惶惶不可终日。最终,“谋人”会呈现一副颟顸无能的面孔,领导不喜欢、群众不满意。“谋事”尽管暂时坐了冷板凳,但踏踏实实干工作、一心一意谋事业,做出来的成绩有目共睹,这才是赢得领导赏识和群众认可的硬资本。
) K- l! u6 o: e E# b9 F
2 Y5 m( `5 H3 {" @0 h' L8 b( F k E 任何梦想,只有靠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努力,才能最终实现;一个组织,也只有谋事的人越来越多,才能朝气蓬勃。从选人用人的角度来考虑,领导干部也需要更多谋事的人,组成一支善于攻坚克难的人才队伍,解决问题、做出成绩。
$ x, F6 k4 x/ X2 P- r f5 \0 x
* N2 ?8 w* N9 j0 d) b2 x 摒弃“谋人不谋事”的功利心态,形成务实之风充分涌流、干事之才竞相迸发的局面,政治生态才会不仅天朗气清,而且奋发有为。, j v/ I& Y( D' R
+ K. \# W4 a Q2 J1 x! O& _1 y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