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公文的定义、特点及撰拟要点(三)
5 \) m. M3 K, @. h; Q四、通知
, h% t* p2 @4 `) m
8 H8 U6 m0 T) \* b8 n$ @ (一)颁发、转发、批转公文的通知
) E; @1 U3 e# {
9 j+ }7 b7 R6 r" a5 D 颁发(印发)、转发、批转公文的通知的主要作用分别是完成有关规范性公文的发布生效程序(颁发);扩大一部分公文的有效范围并使之更加具体化(转发);使一部分公文升格赋予其在更大范围产生效用的条件(批转)。
: }6 @- H& l: v# T) b' k& r5 R/ E) f7 r
这三种通知的正文都比较简短,最简单的形式就是指出谁,经谁批准,为何原因,根据什么,制定了一个什么公文,现将公文发(转发)给谁,怎样执行(或从何时开始施行)。稍复杂一点的就是在上述简单形式的基础上,对被印发、转发的公文或其所针对的事物进行评价分析,说明意义,指出执行中需注意的事项,或者对这些公文中的规定、要求等提出补充性意见。
$ W" u8 r `( y' O5 O+ b! `, w& P& D9 D6 M
这三种通知的标题式样与其他公文稍有不同,一般为:(作者)+颁发或印发或转发或批转十(原文标题)+的通知。: o; D3 p/ }8 K( @) R
& ?$ {6 k, h w6 @( c6 G 在撰拟上述三种通知时应注意的事项
+ g9 [- y5 `- i/ z
& c) j* j4 N& l/ t (二)指示性通知1 z- `4 u4 m- W, L
# {7 M" _0 E9 n) J) e9 P0 H
指示性通知用于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共同执行的事项。这种通知的发送对象虽不只是下级机关,但因其内容为更高层次机关的指示精神,因而仍具指示性。
; N5 z) y" A% e# g0 D. h* `. u" F* F. w4 d9 x2 h
指示性通知的正文一般包括:行文的依据(客观情况、上级要求等)或目的意义;上级指示的精神及其具体化,如政策规定,工作任务及安排;执行要求及有关注意事项,如步骤、方法、时间要求、政策界限、报告执行情况的方式与期限等。后两部分内容常需以分条列项的方式表达,每条的开端大都以简短文字对主要内容加以概括(主题句),其后再予阐述发挥使之具体化、明确化。
e8 ~8 p) V3 L* `
2 }# V' B ?& t% V6 o 撰拟指示性通知时应注意的事项。; b1 N+ @6 m9 C( F7 l6 b) e
) [0 ?8 `) k& q/ i- j- S* L4 D
(三)知照性通知
# q0 u# c) M* J) o; W% f9 j+ x. s& _
知照性通知用于转达要求各有关方面周知(只需要知晓而不要求直接执行)的事项。这种通知的发送对象更为广泛,级别方面的限制也不严格,对下级对平级,甚至对一部分上级均可发送。5 S% u0 Q% a; J
( C8 @7 d; F4 F8 z2 L& h
知照性通知的正文主要包括:形成该事项的过程、原因、根据;事项的具体内容(性质、状态)。为简化正文,有时以附件(如任免名单、公章印模、组织章程等)对事项的内容作细致交代。
& U' O6 F# R h k+ i+ L% I+ ]& c7 u* {5 I. g2 C7 r/ T' I% u
知照性通知所涉及的事项主要是:成立或撤销机构或组织;启用或废止公章;变更一些组织或刊物的名称;任免干部;出版发行刊物等。" s7 P: t' s) }
' s' ^- B) {/ E 撰拟知照性通知时应注意的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