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人行:9 s; j. u# c6 o( W
. R) x* K' y. F+ L( ^6 j: l# g; N" B希望老秘们都能把公文常用的结构总结出来。我感到结构是公文写作的难点。也就是俗称的搭架子。素材都是自己的工作或日常接触到事务,只要留心就好。但结构就需要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会搭结构,就能把一篇原始稿件衍生出不同的文稿,满足不同人的需要。打个比喻,就如同一鱼多吃。很多公文写作书上对公文结构都有讲解,但不能满足个人需求。谢亦森的大手笔讲得多一点,但感到还是需要自己顿悟。我需要一种速成法,来解决结构问题。这里分享一下单位笔杆子的一些标题。以稳为前提,防范市场风险。以进为方向,推进改革创新。以严为标准,规范竞争秩序。以实为根本,保护消费者权益。以好为追求,支持经济建设。以优为目标,培养干部队伍。非常厉害,自愧弗如!' z2 _" @( k, [: f1 k2 B% B
, T. [! x7 c% W; c8 G2 f8 ]思维睿智:9 P+ X+ r9 ^2 s
, A, |* h: b* n3 s
写材料依素材目的方向不同而分析,根据服务对象的区别采取多种表达写作技巧,结构思路主线多模式思考构思,这样才能一鸣惊人。。 9 ]: F. X- f# _$ ^9 J: [
( K( x# L2 E8 p1 Q) L
以上内容来自老秘网“重温经典读书会”QQ群49231471
8 A+ r7 z$ t1 T Y. j6 J, n" w9 A
* _" e b7 K2 l
+ N% h" N" `3 G v
" D' A. B# ]( ]2 K+ V ~
& Z4 L+ \) ~& b7 c ?%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