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城管局的朋友们,按照汪书记的要求,今天我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公文写作方面的心得和体会。我从来没讲过这个内容,我再三推辞,XX书记都不依不挠,除了硬着头皮上,我已别无选择。今天我肯定讲得不好,耽误了大家看电视、打牌、谈朋友的时间,希望大家怪汪书记,不要怪我。欢迎大家打呵欠、打瞌睡、打鼾。+ y3 i( H+ y: ]0 r' E! ^
给大家发了一个稿子,是参考了很多资料才写出来的,都是一些比较原则、比较规范的东西。按照我的体会和感觉,我另外准备了一个稿子作为我的讲稿,因为我喜欢随口便道地说话,有时会扯得很远,这是我的习惯,请大家谅解。再说,系统的东西,全面的东西,教科书上、网上到处都是。因此按照“不求全面、力求有用、实话实说”的原则,我挑了一些我自己有所体会的东西跟大家进行交流。大家手头的稿子有1.7万多字,我这个稿子只有6千多字。汪书记跟我说的是两个小时,可能要不了那么多时间。
% w! H1 K! Q! w 下面分作“文件的制作”、“几种常用公文的写作”、“工作总结的写作”、“调研报告的写作”、“领导讲话的写作”、“简报和信息的写作”、“新闻消息的写作”、“典型材料和人物通讯的写作”共八个方面跟大家交流。
; [' w1 w( w# v8 H6 a4 b* m; P
3 d: ~4 o6 {- x2 S 一、文件的制作
: E7 k v' A% ^/ U4 {# p0 q( D& S8 }9 a6 u% t
(一)文件编号的年份括号要用中括号,不能用小括号。
' p8 V. k1 `4 ?$ L6 r3 W3 q6 ^4 U1 V (二)文件标题:
. b; b5 m; H0 q 1、必须要有发文机关。
6 V5 e; N( f/ _' P4 p 2、发文机关要用全称或规范的简称。
0 A0 w% d; b: a' q; H. q3 } 2、不能搞成“通知的通知”。比如:要转发《宜昌市城市管理局关于转发〈湖北省城市管理局关于印发2011年度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的通知》,标题可以制作成《远安县城市管理局关于转发湖北省城市管理局2011年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 U: Q m3 [6 A0 q% O/ ~. R 3、除法律法规外,文件标题不得有书名号和其它标点符号。, `: W/ ~0 O" d7 x
4、“工作总结”不是文种,“请示”与“报告”不能并用,“意见”不是行政文种。
0 F3 S1 R! t' E8 Z4 H* y7 e: j 5、标题排列:上下短中间长,或一行比一行长,不能上下长中间短。
- [) v5 v% [' y: J (三)主送机关
. G6 F$ U @) {5 z- P. K$ z 1、不能“县委并县政府”,也不能“县委、县政府”,更不能“宜昌市城市管理局并县人民政府”。主送机关只有一个。几个主送机关的坏处。2 S( m' H/ a2 \1 W# ?9 y9 T
2、主送机关名称要用全称或规范的简称。
8 n. W( @( U+ T (四)正文序号。“一”、“(一)”、“1、”、“(1)”。可不逐级递减,但不能越级,更不能颠倒。* W# r4 H& ~4 v+ D9 S9 f0 G+ R
(五)文末。“请示”用“特此请示,恳望批示。”或“恳望批复”。“报告”用“以上报告若无不妥,请批转执行。”一般报告不用“特此报告。”“通知”更不能用“特此通知。”$ \) d( {9 b' i7 _, _
(六)落款。要用全称或规范的简称。“决定”没有落款。
0 d# m b+ c# n+ ]' t; R (七)成文日期
! {0 ^5 N6 C3 }0 x% x 1、用最后一个领导的签发日期(联合行文)。
& J% z. {/ Z0 w# _9 \- | 2、行政公文用中文数字,“零”写作“O”,不能写作“零”或“0”。党的公文用阿拉伯数字。
4 z! u! I. g i9 u/ m; _ 3、日期的最后一个字要比单位名称的最后一个字前两格。2 j& @8 p/ V+ G a: Q" G1 {
4、“决定”的日期放在标题下面。
- ^# e5 u! L, R# e) H' k4 { (八)主题词:不能超过5个,逐级递减,最后一个为文种。 E- x ?* N, } ]% F
(九)抄送抄报机关用标准化的简称,用逗号隔开,最后用句号。! X7 i) D/ C- f- a$ r" P _! f+ E1 b
(十)文件制作单位用办文机关名称,如“远安县城市管理局办公室”或“行政股”,或“××股”。+ e7 B% ~, P) b2 f5 Z2 z
; V( k- b$ h7 |" C
二、几种常用文件的写作/ Q2 Z; N0 O. i
- p9 z) n9 Y' s9 S0 g6 B# C
“通知”:开门见山,开头主要是说明目的和依据,如果要写意义,一定不要写得太多。对通知事项,一般无须说理,只说明该如何做就行了。
8 a, F% }; m5 ]1 Y. K! ^5 \ “请示”:请示事项要说清楚,请示事项的理由要说充分,要足以说服上级,打动领导。
4 u0 o4 ^! F* Q" ~- N9 L3 R “报告”:综合性报告要条理清楚,要先写工作成就、工作措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思路,比如工作总结报告。单项工作报告要写深写透,要有单项工作进展情况,尚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打算,不要夹带请示问题,比如“关于治理城市‘牛皮癣’情况的报告”。
; m$ G( ?0 e$ N4 U “通报”:是没有主送单位的下行文。一是情况通报,要陈述情况、提出要求,比如“关于‘门前四包’情况的通报”;二是表彰通报,要明确表彰对象、陈明表彰理由、提出学习要求。
% {# K! q- H* Q5 T# G “决定”:对于县里的局级单位,主要用于人事方面,比如表彰决定、人事处分决定、干部任免决定。可以比“通报”写得简单些,也可如“通报”(任免决定除外)一般来写。 H0 `/ h& J9 R" I6 B7 _# }( \4 W
“会议纪要”:要写明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所议事项,重要的是要写明会议对所议事项所作出的决定、决议和决策。如果只研究了一个问题,则用递进式写法;如果研究了若干个问题,则用并列式写法,在陈述某个问题时,仍用递进式。一般用“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提出”、“会议要求”、“会议决定”、“会议号召”等方式来表述。切忌写成某某领导提出、某某领导要求、某某领导决定。如此写的话,就不是会议纪要了,而成另一个文种“指示”了。3 s5 C/ {2 B) W& N7 I0 @ i ~
“批复”:局一级用得比较少,主要是对请示事项的书面答复,比如“关于××公司要求在××街道悬挂宣传广告牌的批复”等。只须说明对所请示事项的态度(比如同意或不同意、允许或不允许),然后说明依据和理由即可。. n& o9 n' c5 ?, L- s1 T
! b: T, u" V6 o" s* }& _ 三、工作总结的写作
0 ^1 N* x8 {( ~$ Y! {: Q- s E$ \- i' @ f6 [, [
1、成绩要写全。成绩可以分块来写。无论机关和部门的大小,按照职责分工,其工作职责都是可以分为若干“块”的,比如农业局的工作,就分为粮棉油、经济作物、水产、农村能源、农业机械化、绿色食品、农业执法等若干“块”。这种“块”是相对的,也是可以合并或分开的。分“块”的方法可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或者行文的需要进行变化。比如当前如果粮食问题十分突出,粮食问题就应该单独来写,把棉和油合并到“经济作物”中来写。也可以把某一“块”工作放到措施中来写,比如“农业机械化”工作,就可以把它作为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措施来写。! L4 a- E! A. D8 }
一个部门的工作再多,也只能分成“三五块”或“七八块”,不要一写就是十几项工作,有的是可以合并的。但不要只分成“两块”。6 _+ w8 h: P, ^" x
2、问题要找准。问题要简明,但必须找准。不要一列就是七八个问题,但也不要说只有一个问题。不要避重就轻。如果某问题不能写,那是领导的事,对于一个执笔写文章的人来说,实事求是是基本的职业道德。8 y" `8 k' j& P8 H
3、措施要新颖。所谓的措施,其实就是一年所做的主要工作。我建议,凡在一个单位做文字材料工作的人,一定要坚持写“大事记”,只有如此,才能随时随地成竹在胸。一个单位一年所做的工作,可能有几十项,这就要学会归纳、取舍。我认为工作措施也只能写个“五六条”或“七八条”,不要一写就是十几条,相关的内容可以归类合并。比如这一年既抓了“创优争先”,又抓了“效能建设”就可以放到一起来写。8 a7 c8 R/ o; [$ t, B# J
所谓“措施要新颖”,就是要跟上形势,跟上时代发展,不要年年第一条措施是“加强学习”,最后一条措施是“加强领导”。去年的“机关效能建设”是改善发展环境,今年的“效能建设”可能是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明年的“效能建设”又可能是为保持党的先进性。观念要不断更新,理念要不断创新。比如“政协工作”,去年我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个职能来写,今年我按“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来写,明年我可能按照“建设全省山区经济第一县”、“在全市率先实现小康”来写。
- F5 v& Z4 |# X' x: d8 k; G 4、思路要清晰。所谓“思路要清晰”,是说在拟定下一年度的工作思路时,一定要根据当时的形势和明年可能要出台的新政策、新方针来写,对此要有政策敏感性和政策预见性。, z) s! r9 }5 Z' ~3 _
% ]( i9 T& L1 Q8 z
四、调研报告的写作
" i B; a; G/ C
& _; P9 G& [6 N% }0 J$ Z1 d 调研报告一般分作四个部分或者五个部分来写:
" ]) }% R# P9 ?" W- e. B" \6 w6 [ 导语:调研时间、地点,参与调研人员,调研目的和调研背景,基本结论。6 H M" B4 M: V1 \
成效:新政策、新方法的落实和实施情况,其成效要实写、具体写,其它调研报告要略写。
! R( |' \0 @: u1 Q1 g6 G 问题和原因:要详写,写具体,还要写清存在问题的原因。' z0 B* s2 d2 N0 I0 P
建议:要具体,要切合实际,要有可操作性,要有针对性,切忌写成一句话建议,更不要模棱两可。比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加大对该方面建设的投入;要加强对该项工作领导;等等。( }- a! m" Z# }" ~+ Z
1 L4 B( s T1 f8 ]7 i Y0 a( `- b
五、领导讲话的写作- r6 H7 i1 l2 a
6 P* u2 d, e8 b8 X 第一句话,关门“当领导”。一篇讲话稿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领导是否认可,是否满意。这就要求在文稿的立意上,要尽可能地体现领导意图。就是要求我们在写作构思过程中,一定要忘记自己的身份,关起门来做领导,从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何把握领导的意图呢?5 @+ G- k* W2 h- f* t4 J5 w. f7 |& W
一是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中学习。因为领导意图从本质上讲,是党、国家和人民意志的具体体现,把握住这个方面就会把握住领导的总体思路。
6 \9 ~$ N; X$ L/ A; u 二是从一个时期领导的工作重点中捕捉。领导活动是领导意图的具体体现,了解领导活动动态,有助于加深对领导意图的理解,有利于把领导意图具体化。3 R7 d8 Z( y, j! x f: S; k
三是从领导者思考的热点问题中发掘。要掌握领导日常谈论的重要思路和观点,并对其连贯思索,这样对领导的思想就会有系统、整体的理解。
% S1 \- L6 j, x$ x/ D$ T 四是从领导的思维方式和讲话习惯中领悟。根据个人的思维习惯、讲话习惯写作,使文稿与讲话者的特征基本吻合起来,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必要时可以当面征询领导对一些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看法,澄清一些模糊问题。这样可避免写出文稿后再作较大改动,甚至推倒重来。
# Z. I9 O. r' n9 a" h 第二句话,少说“普通话”。领导讲话具有明显的权威性、思想性、鼓动性。权威性可以说是固有的,因而思想性、鼓动性如何,是一篇文稿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思想越丰富,听者就越入神;鼓动性越强,领导就越满意。文稿要体现较强的思想性、鼓动性,必须少说“普通话”。7 {' S- v' C! P: x% e7 s. z3 d H
少说“普通话”,就是要讲领导想说的话。有的领导喜欢文风平实,语言纯朴;有的领导讲究文辞、偏爱语言的对仗工整;有的注重文稿的思辩性、逻辑性;有的强调文章内容的实在。作为文秘人员,一定要对领导的文风爱好透彻了解,因人而宜,写出符合领导“口味”的文稿来。
- m- e- y& j' e- G; a) Y) ? 少说“普通话”,就是要讲群众想听的话。在考虑领导身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听众的身份。要针对听众的不同身份,注意运用符合听众身份的语言,并适当地穿插一些符合听众习惯的事例,这样才能使讲者“动情”、听者“入神”。如在机关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要讲究点文采,理论性、逻辑性可以强一些。如果听众是基层干部和群众,就要注意语言的平实,必要时引用一些民谚俗语,这样,才有可能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收到较好的效果。: n8 n# d9 j; H' [
少说“普通话”,就是要讲反映真实情况的话。这里有两点必须把握住:一是分寸的把握。不讲没有做或做不到的话,不讲夸大的话,不讲“过头话”。二是场合的把握。领导讲话必须考虑效果。只适宜在一定范围或部分人员中讲的,就不要在全体人员大会上讲。/ p- e+ y c {/ Y q8 i% [
第三句话,执笔“三分主”。做好“三分主”,重在创新。讲话稿只有创新,才能打动读者,才能发人深省,才能更好地传达意旨。具体来说:. x d ?) x7 ~( Q1 H5 D1 V
一要注重观点创新。观点是讲稿的生命和灵魂。绝不能当“二道贩子”,贩卖别人的东西。要善于思考,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在上级决策部署与本地实际的结合中发现问题,提练观点。要善于从老问题中挖掘新内容,从多角度去分析它、把握它,从中挖掘出新的观点,“化腐朽为神奇”。
+ X$ {2 [! E7 @ v 二要注重结构创新。讲话稿起草不同于文学创作,它在结构上有一定的模式和规范。但结构是为主题服务的,为了满足主题的需要,在结构安排上就不能凝固僵化,而要有所创新,让听众容易把握脉络,给听众一种美感。3 l$ `2 r7 v! q3 O
三要注重语言的创新。讲话稿固然要求平实、朴素,但这绝不等于排斥语言生动和创新;固然不需要像纯文学创作那样讲究辞藻华丽、讲究绘声绘色、讲究灵活动感,但也绝不能灰头土脸、味同嚼蜡。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大大增强文稿的新鲜感。
; |# E6 r+ V-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