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O. }% }' c3 g4 L: ?7 T
) c/ P4 N5 L9 Z7 N% o- t5 T& W——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 U! Q3 m: |* P- E( b, @$ y/ N
' J7 L, D" ]& ]: Z) ^
6 ]/ Q. N" v7 F% \典出:《老子》
+ q: r ~+ n' g0 a! V2 e
, o5 F/ o3 c2 N$ t9 c
2 o5 U, L8 N& p.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D* p9 M* {! n3 t4 u9 _
1 I3 A q0 B5 F. {
0 j, q) P: a( v, A. z释义:做事,要在尚未发生以前就着手;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 l) E6 r% t5 W2 l1 D; W3 @* K4 K" k! z' }! q
) d; a2 C Y# F" j. H中国的哲学是时间的哲学,主张在时间流中去探讨事物的衍生规律,获得处理问题的智慧。比如,中医讲究“治未病”,病要在未得时医治,等显现出来已经晚了一步。主张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主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处理问题,治国理政,要学会“下先手棋”等。《老子》讲“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这个意思。! v; l, L8 F' C5 W Q5 J# N
0 o: ]$ o/ c" k
6 m2 o6 e$ a/ J- m4 |7 W- V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呈现出许多不同以往的新特点、新情况,对于各种问题,要防患于未然,化解于无形。即便形势很好,我们仍要保持清醒头脑,能敏锐发现问题的苗头。9 V4 m9 R" }$ G9 M# q0 q+ t
" M" I2 N! z" w4 q: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e/ X; T' n, W1 q8 x8 `
8 o' M; i% E) K
——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2014年4月1日), C r0 I0 ]- x7 G1 e" i/ Z
% T% f2 W1 R% Y! g' O9 a% b3 X9 X% P' l; J1 Y6 a. `! e
典出:《老子》
( i+ q: c: ^, }
/ N X3 \! w8 J" _$ Q/ R
7 _) V8 d( L w- q$ S原文:同引用
& {, F, b1 u! `% ?5 w" O
1 E$ t6 h8 j9 I0 a+ y8 q( Y9 J* ], U
释义:谋划大事难事,要从小处和容易处考虑。天下的难事,都是先从容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
2 r* x. n5 D# Y, U- j0 \1 z) e' _# ]8 t0 a2 o7 M
# ~. e8 I% `# d! `% g
《老子》充满了辩证的智慧。习近平引用的这个名句,将难与易,大与细(小)的相互转化阐释得淋漓尽致。
' O# Y6 y+ N+ x% `7 o' y/ U2 U' O; F% v% `* o9 ~
& T1 Z. [1 M/ p0 i* C
治理天下是难事大事,却必从小事做起。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可能就在如何落实好一个农民工的工资,解决好一个儿童的上学,帮助好一个青年的就业之中。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我们需要有宏大的顶层设计,但绝不是好高骛远。脚踏实地,一件事一件事去办,一个难关一个难关去过,积少成多,积沙成塔,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方法。
) e* H. p ? \3 h( f
6 G! ~5 C+ p0 n9 v/ Y7 W$ G' F, |6 y) Y" t) G: [
官之至难者,令也。
6 {% |( U0 r/ v* W. o1 w, M, K* M/ {' W6 ^: Y
——习近平《摆脱贫困·从政杂谈》
& \+ a( k) _# ^! o. U! W
3 m z" F7 {5 Y: B
O1 x; E6 M1 p3 e$ h典出:明·海瑞《令箴》$ T. z0 y6 }- P$ B
) D6 T3 g5 s1 g! d
4 N: E" i$ h" y
原文:同引用
1 I1 L0 ` q w% I/ E, n5 n3 o) w! q6 i: e6 o
* f( X7 o# U! ^
释义:最难做的官是县官。: A m: O9 ^% ^3 }+ e2 {* v7 ?; x
, \ Y; z6 Y b! B
7 T8 T' `! U: X9 |7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层工作是许多领导干部在走上重要岗位之前,必经的锻炼过程。引文中海瑞认为需要很强的能力才能胜任县级领导。尽管中国有几千个县,但每一个县都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要负责当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县一级的每一个决策所影响的都是十几万甚至上百万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因此需要非常谨慎。再加上县一级工作承上启下,既需对上负责,又与老百姓距离非常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8 s4 g! ]% P+ i9 R
; G. r, B$ Y @$ _: M3 Q* i+ R* _* _" a s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1 P" W' }5 B7 j! D& p! D% F" d! Z
" b: e# ]$ Q( x——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 K! \: V4 j7 A: Y
( W5 @* h* z( H5 d; |+ X4 e
1 n+ s5 p. c' J/ w: H) Y/ T
典出:《管子·牧民》
# z3 o/ A( f: B4 {; N5 g, s. s! `, d! |
3 T8 C8 X% o: h- `
, t8 \; b& o' d9 x原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7 U: O, r0 c: s+ b$ d) y" O
( Y: O& E3 d7 C4 s0 v* _! F7 U: {, z# m/ G3 i1 L8 S
释义:如果礼义廉耻不能得到推行,国家就会灭亡。& M9 w# r+ A& j) I9 C
" [; w" F2 N9 U% b- M) A
9 ?9 c4 h* P! }/ i, ~$ s8 y3 c7 h# J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当代中国,中国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1 L. B E! a0 W! l+ l- ^- A' k5 P2 `2 X$ ?
9 s# c: e, v4 H/ R7 J& p尚贤者,政之本也。' Y/ s( s' R+ w9 |2 u3 d; W. F
' c2 j& x* z3 R& H& S7 e- H' g6 B+ k——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28日)
. A+ Q5 Z. S) S7 |+ o* Y# v5 q/ a$ K) \' |, e* I
9 D; z! F# W* ~& i典出:《墨子·尚贤》
. t+ S% k, Y! h# P3 U5 y+ {3 M& I' X3 J$ g
0 k' Y* d C* t' k原文: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倘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1 @' ^: z" e8 p0 c3 v) W( }! @( A: d! b
4 O& V# {2 @/ k. Y: c/ `. N
释义:崇尚贤能的人,是为政的根本。) Z) C4 a: q/ J, J3 k! x
B a# t; p! \6 `2 r
* |; t+ M7 C8 d4 `2 }$ k墨子指出“尚贤者,政之本也”。他认为,打破血统界线和论资排辈,崇尚贤能之人,是为政的根本。他的这一思想,包含了平等选拔和科学使用人才的思想。他的“举义不避贫贱”、“ 举义不避亲疏”、“举义不避远近”等原则,今天依旧适用。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
: t, ^( L4 [5 u1 M5 _- \( f+ \+ b# U3 f: K
0 [) L* ~' D* ]6 q! i
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5 z4 l# z; Z3 L7 t% N% L- V; Y
) @4 T4 O* v3 y
——习近平《之江新语·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 i7 J! _9 ]4 E& x
6 B6 H/ Z7 d5 s' S
/ C9 |. o) ~) \( ^& j+ [典出:《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2 w% s) ?6 N) {: \3 t: G' z" m3 V. Q$ {' Y/ M, s( s( L% [) L8 y
' r" W. ^1 K; X' o原文: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 O) n, l1 \# q$ F* w8 k; Z. H
3 W. O; _: s' u4 s
# e g$ m" M$ X2 h释义:国家都是有法律的,但是没有能保证这些法律一定得到遵遁的法。
0 M8 e/ Q) L' l) C7 g+ N
$ Y* |* h( P; R. R: T8 B3 @0 K) U: v& m4 g4 X2 Y8 K
如何把规范深植于每个人的心中,成为自觉,就是需要培育法治精神。没有法治精神,再精密的法律条文都难免沦为摆设。可以说,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
& o! x# }7 X9 R) a
' e. E. _+ O Y2 j3 @0 q( R {. D) U# A( h; W
明代张居正曾感叹道:“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讲的是同样道理。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无源之水。从客观上说,法治并不体现于普通民众对法律条文有多么详细的了解,而在于在日常行为中时刻体现规范意识。
- m" `' Q5 L3 [1 Z2 J& o5 C' W5 H. ?: U" `$ m, C
4 D! @* [/ c3 P8 x4 n |3 ~( H- z
治乱绳,不可急。
4 m6 Z; M8 _& J- B
3 m" E$ G' x" E9 j# L——习近平《摆脱贫困·从政杂谈》6 t* K; S& ]* s; F9 G3 M: v
' }7 P+ @1 Y/ Q9 _0 A1 t4 Z
$ O) t% M$ f1 N! u典出:《汉书·龚遂传》
* X8 o5 C, B, s( R' v! @9 T
! k% |4 ]2 [( {$ ]7 @
6 _) u# G ~0 H# Z. a* {原文:“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 a, F% w8 s0 t
+ E; b2 G* l0 x( ]" {
; H4 {' E9 W* Y
释义:解开一团乱麻般的绳子,不能着急,需要慢慢理清头绪。
) e$ y; k1 m; B* d4 P! H) f
1 q1 ^0 u" E9 ^; i. w: A: a9 _8 b9 \4 z# l2 V( u
有些事必须抓紧,有些事则急不得。正如“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条分缕析,慢慢找到症结所在,这考验一个人的智慧锐度和心理的耐力。
$ K4 ]$ i2 D( U& [, R* m8 Q
0 |; e) C) A6 q' m1 u6 n! K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8 f) q: z( h( Z) w' m: N
+ l( z/ I) h9 M——习近平署名文章《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新华社2013年12月31日电)
! ?2 B* [1 Z& ]& {& [+ k
9 T' t, o' l6 g: F" ~% D- w8 F% ?; o
典出:汉·王符《潜夫论·释难》
, u7 V& h$ B6 K3 J& N, ?* H2 M; P0 |- B3 L3 a+ A
D2 H+ h; {2 m# y' s$ f原文:是故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1 a1 \( k5 R2 j% M) a i' ]- z+ ?- X4 n$ T) _/ H
: U# T z6 c0 i# X' Y" L, G
释义:大鹏冲天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盈;骏马急速奔跑,不是靠一只脚的力量。) d$ B9 B5 `3 {! {5 C* G( A$ h
( \2 A) w( P( N3 W. H& k1 I! q+ g j; r* `
习近平引用“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指出,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亿人民的力量。这就要求,执政者要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当然,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在中国的改革道路上,没有人是旁观者。% t1 i$ [) P% \% @0 @
& E2 r. y W4 u& _% [: c9 w! J( W# o
, E" f4 C- u) i5 X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 x1 k5 k. v" t& e2 `% ?$ _0 Q3 c; F1 ~! p T5 N! ~
——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月7日)
% q) W) ?/ c& _% {, m+ x
: ?6 b0 N: z. z M$ i& Q: T2 f( B9 Z6 O/ D# N- U9 l5 I0 h
典出:唐·吴兢《贞观政要》5 |% ~; Y" z4 A' I
) o& w+ s1 z1 S, O! [/ D F" p! R# q
原文:同引用5 q3 B" I. L, V2 S6 m3 j7 l. i9 D: K
$ s! a1 Y q$ _9 j' C; I) k! G7 D* G4 c) S
释义:治理国家最重要的,在于保持政令、措施的公平与正直。
- F3 _( d* W9 o+ A8 i3 w* J+ @
3 j1 o0 W0 w9 E9 N3 m1 `) d9 O* m4 Q) ?. K! x5 F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自古至今,百姓谁不爱好官,而好官的共同特点是公平正直。习近平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
) f4 k( I5 m- p" ^5 H; Y, }$ l5 }8 g e0 r7 h
6 V" g2 E" D* A* w* e# G+ \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 N+ @5 D5 [' i7 f1 \5 }: r$ k8 e# a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28日)6 [$ k- K! b2 U0 K
0 f3 H% y) t- z2 M3 R) R; Y9 t7 ~2 J5 D Q% W
典出:清·顾嗣协《杂诗》
5 D! j; m( x/ A' q. D2 `/ }; d! b
/ A3 c/ x ]! ?; m, L$ _" ~! K; y$ [/ m
原文: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才以避短,资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勿复多苛求。
; t' J( H% V, d9 @) Y9 Z
* N! H" |: Y' n4 z$ a: r7 _# @, Q/ b" q
释义:骏马可以跨越险境,但要论耕地,比不上牛。牢固的车可以承载重物,但要论渡河,就比不上船。9 H7 \6 [. @, q8 `7 ]% m
$ D& i9 F" I+ y* M* g5 A" ^8 k# H& r$ \ Y, P( h! j1 D
《老子》中即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辩证描述,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道理。用人则要用人之长。让马犁地是浪费人才,驱牛冲锋则是强人所难。作为选用人才的组织部门,首先要做的也是区分不同人才的类型,继而确定他们适合的岗位。习总书记引的这首诗,也值得用人部门深思。3 [# n6 [" n0 D$ ~/ u V0 R; Q4 }
) Z; \0 ?5 s5 v& g t3 d. p& x2 H8 G
9 Q. Y$ L# C9 n6 I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
5 [; C9 y+ G; s) X! x4 q. j$ L# r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3 k/ w* g; B2 m0 ~) K
6 f! D: {0 Z4 o
$ L, s. h/ U8 A. ?! ?
典出:《史记·滑稽列传》0 ^- v4 _' M$ Z; D
. @+ u) f. x: @# R- Z
`3 M3 K+ x6 {+ {1 `原文:同引用
: Q: A' a* K; n: Y% }4 m* S: P v$ V/ k
/ f. T: W! \+ L
释义:子产治理郑国,百姓没法欺骗他;子贱治理单父,百姓不忍心欺骗他;西门豹治理邺,百姓不敢欺骗他。/ W$ m& C( R6 B6 L2 ?: w
! h0 ]: W5 h1 a' C, ]6 I3 C' M; g$ h9 F
治理思想和治理方法,自古就有多种。春秋时著名政治家子产,他亲历亲为,明察秋毫,时间不长,就把郑国治理得“门不夜关,道不拾遗”,百姓不能欺骗他。子贱天天躲在房里弹琴,依旧把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他的经验是,重视教化,讲究用人,为政清净,百姓不忍心欺骗他。西门豹治理邺,他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顺利革除“为河伯娶妇”的陋习,带领百姓兴修水利,用重典治乱世,百姓不敢欺骗他。一是亲历亲为,二是求贤自辅,三是威化御俗,这三种治理思想,因时而异,顺势而制,对今日仍有巨大借鉴意义。
+ [# v, H0 l+ m1 G
) B' B1 B: i% x, v: w! K% d8 ]
: M4 I6 o E7 L, ~* p8 I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 m5 A1 k+ z2 H! D. Y$ T' M* b# l+ H+ }& X, Q! Y* n6 J5 v
——习近平《摆脱贫困·从政杂谈》
# G: f, n* I" ^! H& }4 b
i" c4 H* e- V( t9 p% G4 a" n5 B/ R- I5 q5 Z7 u! J5 v
典出:宋·包拯《致君》) E9 s6 k2 R% l/ t, p5 X
/ M5 r, S$ w; S; D2 n& W+ x
6 H( X3 R$ n. X4 z' w; x原文:同引用) a* x' V# e) c% }2 H# T( d
, b) \- a/ |4 u
, [6 H! h9 t3 M% M9 f; W/ {释义:只要依法治国法令畅通,纪律和风气自然清正,那样就不会有治不好的国家,也不会有顽固不化的百姓。
* n% H4 s" p X" h6 \. ?
5 G( O( h* }- M% C4 s, @$ I# z0 a9 V/ r s' A) m' m
为官之义在于明法。“明”是让百姓懂法,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明”也是让自己懂法,在内心拉一条底线。所谓“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领导干部带头遵纪守法,才能让法令顺利推行。在这点上,任何人都不应有例外,而领导干部尤其要出于一颗公心,真正从心底里敬畏法律。因此,只有为官者“寸心不昧”,方能使“万法皆明”。法度明,纪纲正,大治之势必成。事实也证明,哪里的领导秉公办事,不畏权贵,执法严明,那里的正气就上升,事情就好办。
" B" \* X" O3 A8 Q$ p2 K$ `7 a- p" J5 s
$ ~: [7 o/ I& v
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
" j; ^/ q, t ~3 _5 E( z- |& n9 @7 y2 @4 \7 u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从政体会漫谈》7 G( t+ Q l6 h9 }1 i
3 V8 J6 Q/ K. n1 e" `" x( g& W/ r3 Z' H% F- D3 K- m
典出:清·顾炎武《与公肃甥书》
: F$ m/ E/ Z+ T
1 ?$ j) x c! a( I! ]3 e" r! E+ P% j4 h
原文:同引用
) e7 B9 }: }1 g: Y- ]- W8 S- Q
: m( Y5 I, }+ w+ m+ d! v3 [: C, O. S. v8 q/ v2 ~
释义:要兴国安邦正百官,首先必须除恶扬善,扶正祛邪,弘扬正气。: Q' \3 j1 p5 n- k7 C
& R) ]1 X/ h0 d! q# i9 g
~' m% G9 M: x2 F2 P) W& j“激”浊“扬”清一说,用的是两个带有鲜明情绪色彩的动词。和不良风气与恶势力斗争,绝不是吹吹风、挠挠痒,必须要有敢作敢为的勇气,一往无前的冲劲,舍我其谁的担当。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是决不能当“鸵鸟”,也不能当“开明绅士”的。
4 m' P; f) R( F0 X% |. m s
# t, w- @9 Q, ]0 A. K
0 B- H. k3 n- R: [' E* D4 A! L8 U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后,铁腕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是为“激浊”;践行八项规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为“扬清”。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党员干部是否能做到正字当头,一心为民,秉公办事,更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 R7 _! z8 f3 H4 |/ h: i! x2 s0 L7 T+ U
3 [# N! a( @( m- w' T2 F( t/ w0 O, q+ O4 q' i2 A( A( b- h8 L
激浊扬清 第一要义5 X* |; t8 j1 @
6 p% | c/ d R8 p$ e/ }
& @$ L" j1 C2 ?
理解习近平治理思想的“一以贯之”和“与时俱进”,是在研读他的《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之江新语》和《摆脱贫困》等著作之后。; i9 D3 B/ \5 C* y6 s
4 l" D! {2 }% x. A9 S* k, H7 C) ^; |4 n: G
《干》书集纳了习近平在浙江期间的所思所言所书。书的最后一篇《从政体会漫谈》,谈及多年从政体会,他用7个词28个字概括:激浊扬清、敬业乐业、乐在人和、力戒浮躁、贵耳重目、求知善读、戒奢节俭。3 E/ S2 [1 v2 h7 U! f' O
. S9 H! t/ f3 \! K5 e5 R1 s
# w5 N, A5 C$ P! `1 ^$ |0 m; f% r: ^第一个词“激浊扬清”,让人眼前一亮。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履新后,首先做的不正是“激浊扬清”吗?铁腕反腐是为“激浊”;立八项规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为“扬清”。; e2 Y6 d3 J& ?9 O
9 t. X3 [' E: a! a. h# z4 b/ n: ?
4 n# L1 p- A# m/ D
《摆》书同样显示,26年前习近平到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首先做的同样是“激浊扬清”。书中,他谈到“1988年底地区在研究1989年总体工作时,确定了加强党的建设,坚决惩治fubai,促进改革开放的方针。接着,于1989年1月份在地委工作会议上又决定突出肃清fubai现象在三个方面的表现……并把严肃查处干部违法乱纪占地建房确定为惩治fubai的突破口,对惩治fubai的斗争做了全面的部署。”
3 F0 ?/ D2 W. W# c9 [
8 I) X% k. m5 N
" V+ O$ e) g4 D: |( p" c( D: _( o时代发展,习近平“激浊扬清”的对象、方式、方法与时俱进。不变的是他向古人借取的智慧:“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
4 i8 P' d" g# d' f) Q& ?0 t( a& I( P% s+ b. o
) x7 F2 B& e* O6 S治理国家靠百官。“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从治理一个县,一个地区,一个省,到一个国家,习近平治理思想、用人标准不断成熟,所不变的是,“为民、务实、清廉”是他对官员的基本要求。他还主张用人之长:“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c, c8 C) Y; y3 g2 |6 n9 S
0 \; Q. L7 `) M" V+ y3 }9 s7 N$ J) g% x2 Y9 {. v6 K u
治理国家靠法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有好官有良法的国家,均重视“民”,“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习近平观察古人治理经验发现,“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他说,“这些道理对于我们加深理解干群关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无裨益,应该好好体味”。
3 L0 K8 g! Z( W( p- |6 f0 s( E
4 a* o$ y( M" ~8 Y1 e2 {: G' x& _3 K' _
治理国家需领导艺术。一个高明的领导,讲究领导艺术,知关节,得要领,把握规律,掌握节奏,举重若轻。习近平说,眼光敏锐,见微知著,“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化解于无形,开展工作有板有眼,纵横捭阖,张弛有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 f1 M& \0 V" X5 x$ O0 m2 t
9 ?, }& b7 d/ e4 J( u3 H* P) Y! G8 L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