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关系管理,人们似乎总有一种极其微妙的心态,往往把关系管理等同于行贿受贿、走后门、开绿灯等。实际上,只为短线目标的相互利用,是完全失败的关系管理,是关系管理五重境界中的下下之选。领导者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关系管理,不仅会在领导力、组织能力和制度建设上陷入事倍功半的境地,甚至会堕入非正当关系圈、权力圈、贪腐圈,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和悲剧结局。
# D; J0 L! b* F- m7 u8 G/ h( e* A 关系的领导力! |7 `' L" g# f8 I4 b$ c
社会和组织的善治是不同管理模式的有效组合,关系管理就是其中一种。好的关系管理带来的是信任、合作、社群和谐、伦理与善治,而坏的关系管理带来的却是不信任、不廉洁、派系恶斗以及原子化的个人。总体而言,关系管理的水平可分成五级:
3 L( ^4 @: ]! S6 X$ i
0 k' `8 D- ~1 g7 P, a 第一级:搞关系。拉人情、走后门、搞关系等,只为了实现短线目标而相互利用,是完全失败的关系管理,败坏人情、毒化社会,不仅害人,最后也一定害己。这也是当前社会风气恶化的重要原因。 3 `2 x8 B5 U Q$ }# k2 ]& A" a
第二级:摆平。能将各方面的利益都安排妥当,让相关各方均能得利。看起来,这符合中国人对均分的期待。但在摆平过程中,常常要对可能让步的一方承诺未来的利益以取得今天的让步。挖东墙补西墙的行为多了,难免会失了公平。而且私下承诺多了,也有损诚实公开原则。这是很困难的操作,很容易就失去平衡。最糟糕的是,挖东墙有时会挖出一个大窟窿,再也填不回去,造成关系的破裂,团队的解散。
5 O, i& p' z* c( D" V$ H 第三级:广结长期善缘。中国人特别强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聪明的人会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建立起长期的信任关系。小说《羊的门》就描写一个能人在“文化大革命”时救了一位重要领导,这段关系也成了他日后人生最为重要的资本。本着“施恩不图报”的原则,慢慢埋人脉,能使短期的资源均分不至于和人情交换发生冲突,因为其人情交换都是长期的。
. u! W: D8 j# Y. o: r 第四级:志同道合、互惠双赢。长期良好关系的营建主要基于共同的理念,共同创造出更大的空间。双赢之下才能保持互惠忠诚,大家有共同的价值观,对分配原则有一致的看法,更容易维持公平一致与诚实公开的原则。
& p& T6 [+ F- P. I: d 第五级:我无为而关系自来。中国人讲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当一个人常年执着于一件事情,就会让人感到可以信赖,而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声誉。这个时候,不用刻意经营,自然而然就会有良好的关系系统;无须刻意积累,也会得到很多信任和帮助。 3 e) f8 e0 N0 l5 I
在中国这个“关系型社会”中,一个没有朋友的人,不会有自己的团队,不会有人真心和他共事。但若是圈子演变成派系斗争、密室协商,亦是百害而无一益的。如何做到圆融而不圆滑,守法而不教条,讲原则而不固执,与人为善而不失底线,法情兼顾、法礼并治,才真正考验中国人关系管理的智慧。 % F. c8 J+ S1 \3 C
作为领导者,做好关系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守住底线。守好底线不是摆清高、愤世嫉俗,而是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不因为经济利益的诱惑而违反组织原则,能够视信誉、德行如生命,不参与一些有违政策法纪乃至有违道德的事情。对于因制度漏洞导致的不太规范的操作,只接受法律允许的便利,不追求违法的利益。“概而言之,就是有十分实力,只说八分能耐,仅拿七分利益,不忽悠、不浮夸,不追求超乎自己能力之外的非分之想,这样才能坚持住底线。” 0 B' c6 ]) e( h4 _
建立至诚的团队 # S i2 T. M, ]) D. R
短视近利、短线行为是领导者关系管理的第一大忌。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关系管理智慧就是长线布局。一位企业大佬归纳成功者要做的三件事是:定方向、遇贵人、建团队。遇贵人是指寻找机遇,进行战略布局,找到愿意帮你的人。良禽择木而栖,就好像蜘蛛在好的枝头上去织网,这将决定能否更多地捕获好的猎物。如何判断谁是贵人?这跟自己定的方向有关。最重要的就是如《中庸》所说的“天下至诚”,要了解自己,了解时势,了解别人,找到可以努力的方向,而不是非达到不可的目标,然后诚实地与人相交。唯有如此,才能组建一支自己的团队,大家与你意气相投、方向一致。少了诚,随着世俗的流行追逐成功,是一生关系管理失败的开始。例如,很多人想要志同道合、聚众成事时,喜欢在长期的工具性交换中,加入称兄道弟的义气,心理学家称之为“混合性关系”。这类关系中,如何平衡情感性动机与工具性动机是一大难题,情感性太过,大家没原则、没效率、和稀泥,难以成事;工具性太过,都是相互利用,难以凝聚感情,不利于合作与团结。
6 R& y( R: @' t1 k
f9 c6 N$ w9 \ K5 u/ C, Q “关系管理的真义是营造信任与和谐的环境,这有赖于可依赖行为的经营、长期的情感建立与人情交换。”在人情困境中守住公平的底线、基于社会的一般道德标准和核心价值观建立团队内的良好规范,以及基于规范形成团队内舆论监督的环境,并动态地平衡好“阴阳”两难的困境。 # U: c6 p2 b& K# B: G' q
显然,做好关系管理而不是去关系化,才有利于合作双赢。关系本是个好东西,但我们要有关系管理的智慧。作者:孙先锋- c7 I6 o+ S& c$ X, s' T! e7 E
(摘自《中国联合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