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公文写作,本文主要从狭义的角度谈八种具体方法,目的是帮助初涉写作的人尽快入门。 ) ` N3 l7 ^: I: R) x
1 循序渐进
0 w) w1 S2 w t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公文写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正确的态度和策略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慢慢积累,逐步实现由不会写到会写的转变。
" V/ o5 q' w% c9 B一是可以先从通知、公告、大事记等相对来说内容单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文体学起,逐步向工作意见、工作规划、工作汇报等相对复杂的文体拓展。 + w4 Q) F o* _: H' {4 t' w; A& E
二是可以先从办法、规定、条例等相对来说规范性较强、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学起,逐步向领导讲话、调查报告、经验材料等非规范化、非模式化的文体拓展。因为前者便于借鉴成例,有较多可以省劲的地方,不像后者那样综合性较强,难以把握。 ' _' s, v& k6 o2 ^+ t% z; p
三是可以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写起,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这样可以发挥自己知识和业务方面的优势,避免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 Y3 w# y" N% O& G* t* b; t
2 照猫画虎 & ?6 [4 v) A/ ^/ d3 I) o
所谓照猫画虎,就是套写和模仿。可以找范文来,在模仿中体会奥妙,摸索门道。模仿多了,就会逐步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规律。 " H* R$ f4 m# V$ Y$ W
套写和模仿主要适用于三种情况:一是适用于相对简单和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二是适用于相同的文体。三是适用于相同或相近内容的文稿。 * r# f2 n. F) }* [
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初学者的入门之道或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写作。一个立志在公文写作上长出息、有作为的人,必须练就一手锤炼文稿的真本领、硬功夫,千万不能总是套用和模仿。 # g( z+ V& A5 `
3 熟中取巧 0 D; D0 \: S Q0 Q
写作的规律,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不断加深认识;写作的能力,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逐步提高。但是,多写多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数量问题,必须把数量和质量、效益统一起来,每写一篇都要有相应的收获和长进。为此,要注意四点:
' a u4 Y4 u4 Y% A E6 K: o( q+ ]8 f1 ~一要有计划地练,不要盲目地练。对先练什么文体、后练什么文体,什么时候练什么文体,要有安排、有路数,不能随心所欲。
7 e' Y! I: q$ t* a+ G二要集中地练,不要分散地练。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在一定时期相对集中地练习一两种文体,力求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突破,然后再转入新的文体,这比同时交叉、分散地练习多种文体效果会好一些。
5 ]' C2 J, X+ E# N2 Z- a三要思考着练,不要无所用心地练。每篇文章,从立意到结构,从选材到语言,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力求最佳,不能胡乱挥洒,潦草从事。
- [8 c4 |0 L1 s( Q四要有目标地练,不要单纯地为练而练。比如,信息类、经验类、调研类的材料,可以把目标定在供内部刊物选用或向新闻媒体投稿上,这目标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和动力。 3 p8 n' ~5 V% z, {/ Y0 j
4 改中求精
( B V3 Y* i* @) N$ [5 O$ u) G正所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习公文写作,必须具有“一诗千改始心安”的耐性、毅力和行动。
5 [. u8 K3 _" d B2 K改什么?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斟酌主题;二是研究结构;三是检查素材;四是推敲文字。 ; h- P9 k6 n, D8 e* T" w
修改的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静思默改法。就是初稿写成后,自己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让整个文稿从头至尾、从大到小在头脑中过过“电影”,细细品味,从中发现毛病。二是边读边改法。就是对写成的文稿,从头至尾读上一遍甚至几遍,边读边思考,边读边修改。三是冷却修改法。就是把写成的文稿先放一放,自己则先读一些有关的文章,翻一些相关的资料,开阔一下思路,冷静一下头脑,然后回过头来再对文稿进行思考和修改。 # S1 N9 [* E9 p
5 比较鉴别 ~) F2 ]8 z. |3 n3 a' s& k# J
一是拿自己写的初稿同领导修改后或报刊发表后的定稿进行比较,看一看领导和编辑都做了哪些修改,琢磨一下为什么这样修改,修改后的高明之处在哪儿,从中体会出—些门道,以供今后借鉴。
+ W6 x P+ x+ O/ C4 e: M2 s3 Y二是拿自己的习作同别人起草的大家公认比较成熟的相同主题、相同体裁的文稿进行比较,看一看人家高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高明,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为什么有这样的差距,思考一下怎样学习人家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0 ?' @3 o5 J8 z$ Q' ?5 c三是找一些不同人起草的主题和体裁相同的文稿进行比较,看一看各有什么特色和长短,找出哪些是可供自己学习借鉴的,哪些是自己应该注意避免的,以博采众家之长。
0 c, l0 ~6 w! k5 ~) F& T四是把自己所在单位的文稿同上级单位的同类文稿进行比较,看一看上级的文稿在站位上、在角度选择上、在问题的阐述上有什么高明之处,以便从中受益。 " i5 J3 r! V0 K- o9 ]8 \
6 虚心请教 7 t, Y! D" `! _# s+ z. s! ]
一是带着问题求解。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想不明白的事情或解决不了的矛盾,要主动向高手请教,也可以请身边的同事一起研究讨论。有的时候,高手的几句话就可以点拨清楚。在同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也常会受到深刻的启发。
7 D/ T0 ^3 G5 L8 Z
- o. m, Y3 S" _# S二是带着文章求改。就是自己写了文章以后,要多请高手帮助修改。除此以外,也可以向同事们征求修改意见;如果是以基层工作情况为素材的文章,还可以再回到基层,听听一线干部和群众的反映。 , A, |( \; I8 w; f- e. ^2 K
三是向书本求知。一些有关公文写作的专业性刊物,常常发表充满真知灼见的文章,推介来源于实践的经验和体会,经常读一读,会大有好处,有些文章甚至会使你眼前一亮、茅塞顿开。 " h; Z* F3 L' B3 Q# f# v
7 参与其中
r; m9 a x6 R7 v8 e/ |% l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有时重要的文稿并不只交给一人起草,而是成立一个写作班子来集体起草。如果能够参与其中,则是学习公文写作的极好机会。 * o; p+ Z4 ~% x' Z" u9 t
一要参与正式起草前的集体讨论。这时的讨论一般侧重于研究写作背景、弄清领导意图、确定文章主题、理顺文章思路、搭起文章框架、选好文章角度。参加这样的讨论,对于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提高构思文章的能力和水平极有好处。 : v! {+ b7 k9 }6 T9 [( O8 O+ H
二要参与文章的写作。一般来说,集体讨论中明确了文章的思路和框架以后,写作班子成员就要分块来写,然后由一人主笔,把分写的各部分串联在一起,组合成一篇文章。在这一过程中,要尽可能全程、深入地参与其中。
: w3 t' y& I2 q( p! G7 |+ @三要参与集体修改。初稿写成后,往往还要集体讨论修改,有时一个稿子要讨论修改若干次。这也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它既有助于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有助于丰富知识,又有助于活跃思维。
! ?: b% C( a" D# S m8 勤于总结
% v, d0 j' z* U( f, F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公文写作也是如此。无论在语言和素材的运用上,还是在整体结构和格式上,公文都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和规律,同时,不同体裁的公文还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讲话与条例、通知与总结、决议与大事记、批复与调查报告……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写起公文来才能得心应手,至少可以做到写什么像什么。
0 D$ X: q/ g! r+ P而要真正掌握这些规律,就要勤于实践,勤于总结。每写一篇文章要总结,每看一篇文章也要总结,还要经常把一些相同体裁的文章收集起来进行集中研究和总结。只有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日积月累,孜孜以求,才能逐步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作者:刘勇强 8 |& c% y" `" N$ }) t7 a3 n
|